close


這是一篇二戰背景的文。

畫家席勒因猶太人的身分受到迫害,卻被身為德軍的萊昂庇護,兩人因為對藝術的熱忱相互理解,甚至忘卻對立的身分與仇恨

這是很老套、也很帶感的設定,讓人想起E伯爵的《天鵝奏鳴曲》。事實上,我一直以為類似的耽美文中,除了《天鵝奏鳴曲》和《灰塔筆記》之外,其他都不足為題,直到發現《瓶中世界》。

很喜歡《瓶中世界》這個名字,帶有某種隱喻的味道。

初時萊昂藏匿席勒的閣樓是個瓶中世界,它是有些虛幻的,隔絕了外界的砲火與苦痛,只剩下避免談論現實的兩人。他們作畫、聊天,探討最熱愛的藝術,這段時光因太過美好而顯得不真實,讓人陷溺期間無可自拔,忘記自己到底是誰。

然而地下組織的出現提醒席勒兩人對立的身分,在玻璃瓶上敲出了裂痕,於是席勒決心逃離安全的象牙塔。這個舉動讓席勒獲得了與萊昂對等的地位,不再只是依附者。只有在這樣的時刻,才能驗證他對萊昂的依戀究竟只是因為只剩下他,還是因為只能是他?直到這時席勒才猛然驚覺自己對萊昂的愛,看著他偷偷將收聽德國的電台、情不自禁地跟隨收音機哼唱軍中情歌哼唱著,我其實覺得有一點心酸,又想到海明威的《戰地春夢》,不由得有些感嘆大時代的動亂令人身不由己,無法抉擇自己的未來。

直到席勒溜回閣樓的那一瞬---那漫天星光與凝望星空的金髮人又為他建立了一個瓶中世界,這一次,玻璃瓶代表的是對美好回憶的眷戀與封存。他們都不能固守在過去,仍然必須努力地活下去,等待一切歸於平靜,等待席勒畫中所期望的美好世界到來。為此他們必須離開。而他們拋下的那幅畫、他們美麗的過往,也就只能保存在閣樓裡直到戰爭結束才能重新開封。如同時光膠囊。

作者最後給了兩人美好的結局,這是西蘭花一貫的風格。不過我私心裡覺得有些遺憾,總覺得最後若能以悲劇收場,才更能襯托出瓶中世界的虛幻以及封存美好的意象。

全文讓人有些疑惑的地方主要牽涉到現實層面的問題。比如萊昂為何能夠如此明顯的解救、藏匿席勒?畢竟戰爭期間軍人的一舉一動對政府而言都十分敏感,萊昂的行動甚至可算是叛國,難道他手下的人都沒發現他常常行蹤不明嗎?而萊昂私下和地下組織談判這件事就更不科學了,軍階這麼高的人單獨行動,怎麼想都覺得唉。還有席勒為何一進入地下組織就能和領導階級的人這麼熟識?戰爭期間有人在舉辦舞會的嗎?被佔領的當地人有心情舉辦舞會?利用舞會脫逃這點,怎麼看怎麼怪,德軍智商有這麼低嗎?

其實全文最令人質疑的一點大概就是:文中的人物在戰爭之後就全然忘記了仇恨。文裡與德軍對立的人,比如席勒、科羅爾,對萊昂的態度都好的不可思議,這幾乎是不可能的,因為人並不是那麼理性的生物,我們無法避免成見,儘管每個人都知道種族、身分不代表一個人的全部。就算席勒能為了愛情放下一切,不代表其他人可以。

還有萊昂對於正義的定義與態度有些模糊不清。我其實不太明白,他的想法是否可說是:「儘管我不喜歡戰爭,但是身為軍人,我必須服從。」?他在文中給人的感覺有些矛盾,我想他大概偏向同情猶太人,在德軍都為屠殺而瘋狂的時候也維持理性的態度。但是文中作者對此刻畫的太淺,讓人無法留下深刻印象。

唉,我覺得我太吹毛求疵了,不過,這些現實層面還有性格塑造的問題,感覺上《天鵝奏鳴曲》處理的更好一些。

我一直都很喜歡西蘭花的《塵世代理人》,儘管規模宏大,故事主線仍是主角間的感情。而這篇小說也是一樣,雖然相較於《塵世代理人》,《瓶中世界》行文略顯生澀,它仍維持著西蘭花的一貫風格---甜而不膩、脈脈溫情流動其間。西蘭花的文中,最吸引我的一向都是他筆下穩定增溫的情感,文中的主角處理情感的態度都很成熟坦然,不會有讓人皺眉的狗血劇情或無理取鬧的幼稚舉動出現。主角二人相處的方式也很可愛,有些小小幽默又不失真誠,很萌很帶感。真心期待西蘭花最新的作品。

推薦指數:💙💙💙💙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elia 的頭像
    Celia

    神棄之地

    C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