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本美香,一名日本女戰地記者,足跡踏遍世界各國的戰場,最終在敘利亞內戰遭政府軍槍擊身亡。
閱讀這本書時,心情是非常震撼的。
作者以一種關懷卻客觀的口吻,將戰地的各種殘酷事實緩緩道來,童兵、難民、遭地雷炸傷的無辜孩童、為了獎學金上戰場的美國士兵⋯
然而,最震懾人心的,除了戰爭的殘酷之外,還有山本美香堅定無畏的人道精神。
我曾看過一些和戰爭有關的書籍、紀錄片,對這些令人悲傷的事情,多少略有耳聞。但是在閱讀本書以前,我從未想過,這些資訊是一些人以身犯險得來的。
山本美香在序言寫道,她曾對戰地記者的存在意義感到茫然,因為醫生在戰場上的幫助是立即的,但是記者造成的影響卻是這麼緩慢。
直到後來她採訪一名在戰爭中痛失幼子的父親,那男人哭著向她說:「謝謝妳遠道而來,我原本以為我們已被世界遺忘,沒有任何人會知道我們的存在。」她才確信:
「醫生拯救眼前正處於痛苦中的人們,記者則是藉由向全世界報導這群人的存在,創造出讓大家思考如何解救他們的契機。」
「有人類歷史便有戰爭⋯當人類越文明,殺害同類的手段便越殘忍、越有效率⋯攝影的力量在於它能發揮人道精神。如果戰爭企圖否定人性,那麼攝影可以帶出反戰的效果⋯如果有人願意冒生命危險走到戰爭最前線,那他便是為和平作出談判。就是因為如此,戰爭發動者絕對不樂見記者在戰場走動。」
這就是為什麼中立的記者在戰地逐漸失去被保護的特權,甚至可能被襲擊。這也是為何山本美香最終死在戰場上。
「記者原本就是橋。她將和平地區的孩子帶出溫室,讓他們看到戰爭的殘酷。希望世界上多一位了解戰爭殘酷的人、多一個不輕言開戰的人。」
山本美香一生都在四處奔波,遊走於危難間。即使回到日本,她也不放鬆,反而到各地國小去演講,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愛與真實的種子,期盼它們有一天發芽。
「於衝突之地,有數以萬計的人們悄然失去性命。只因我們渾然不知,眾多生命就此消逝。我甚至認為無知本身就是一種罪。」
看到這句話,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慚愧。
生在安定的社會的人,就算看再多和戰爭有關的書籍、新聞、紀錄片,終究不可能設身處地感受那種痛不欲生的悲慟與恐懼。每一次我看完類似的紀錄,都會感到坐立不安,但是時間一久,卻又日漸遺忘,重回安逸的生活。
但是這些人——戰地記者、無國界醫生、非政府組織的義工——他們幾乎都來自富庶的國家,卻甘於放棄原本的生活,投身戰場。
明明自身的力量如此弱小,到底是什麼支撐他們這麼做?
看完整本書後,不只對戰爭的真面目有更深的體會,更多的是感受到人性的光明面。這是很難得的事,因為我以前總是很消極悲觀,認為「再這樣下去世界早晚會毀滅、人類通通去死算了」。
可山本美香不是這麼想的,她說「我們沒有時間哀嘆。」
「讓世界和平」感覺只是個空泛好聽的口號,她卻身體力行地去實踐它。儘管親眼見證那麼多醜惡,親身經歷那麼多苦難與折磨,她仍然相信世界充滿希望、相信世界在一點一點變好。
這需要多強大的勇氣與意志啊!
除此之外,從山本美香充滿關懷的筆觸下,我也看到難民們對彼此的關懷、戰爭孤兒堅強的生命力⋯
這讓我想起日前在司法博物館看到的攝影展。那是法扶基金會舉辦的「國境上的漂流者」,講述台灣無國籍難民的人生故事。藏民、外勞、政治犯⋯這些人中,很多人受到了基金會的幫助,然後又主動再去幫助更多的人。
這是很諷刺、很奇妙也很令人感動的事情。生活在安逸環境的人們總是吝於伸出援手、捨不得放棄擁有的幸福。反倒是受過傷害的人,即使在自己一無所有的情況下,仍然願意幫助別人。
反覆咀嚼書中的內容,感覺十分複雜。
因戰爭受苦的無辜百姓最是可憐,可那些最終背負心理創傷的士兵、那些被奴役的童兵、或者那些年輕懵懂的學生兵,難道就是指責對象?
戰爭的起因、黑與白、對與錯,一切都那麼模糊難辨,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一方,說自己是為國家而戰、為信仰而戰。
然而「打從一開始,雙方的思想落差就註定彼此無法交流。這種互相對立的正義主張正是引發戰爭的近因。」
到底為什麼會有戰爭、為什麼戰爭一開始就難以停止、為什麼戰爭結束後人們仍要繼續受苦受難?
對於這一切我們該怪誰?
(Ans:美國)(呵
這些問題,似乎永遠不會有正確唯一的解答。
但是至少⋯至少,這本書在我心裡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。它給了我「知」的好奇心,讓我對世界多了一點瞭解,也多一分同理心與責任感。它還給予我人道關懷的溫暖與淚水,隨著我年歲漸長,或許總有一天,種子會生根發芽。
一個人的力量的確弱小,但是積沙成塔、滴水穿石,總好過所有人都混吃等死、隨波逐流、什麼也不做。
向山本美香致上最深最誠摯的敬意。
留言列表